另有16位新當選,包括4位立委。
馬來西亞(以下簡稱「大馬」)希望聯盟(Pakatan Harapan)政府垮台,似乎象徵著,約莫兩年前大馬選民經過60年漫長的等待,終於盼來的民主化契機,很可能遭遇逆流而被扼殺在搖籃之中。但問題在,若非馬哈迪在選前的臨門一腳,那麼選戰的勝敗其實還很難說。
勝選後,便會把安華從牢裡放出來,然後安華便會利用補選的方式,當上國會議員,並在大約2年後(嚴格來說,就是今年的5月),馬哈迪便會退下來,讓安華接班成為首相。事實上,連誰來拜相,在選舉期間和希盟政府主政初期,仍不是一個大問題,因為早在公正黨與民主行動黨(DAP)決定推舉馬哈迪為影子內閣的首相人選時,雙方便有了君子協議。一個最明顯的例子,便是希盟執政不久後的2018年9月,首相馬哈迪在聯合國演講時表示大馬會「支持聯合國的原則,核准人權協議」,過不久首相署便建議政府簽屬ICERD《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》。相反的,當時的執政黨國民陣線(BN)雖只有33.8%得票率,但它的潛在盟友伊斯蘭黨所組的和諧聯盟(GS)也有16.9%的得票率,兩者相加的支持度,已經超過50%了。許多曾一同參與過去20年來,大大小小關於公民社會建構、或是發動各種社會運動,還有提倡政治改革運動的大馬友人們,有的是懷憂喪志,有的卻是義憤填膺,當然也有的人胸有成竹作道頭知尾狀地說道:「看吧。
由此可見,正是馬哈迪的登高一呼,讓希盟有機會在一些競爭激烈的選區,以相對微弱的優勢,贏得了國會議席。以希盟來說,雖然它所有盟黨加總起來的得票率是48.3%,但它卻佔有國會裡54.50%的議席,這是因為在小選區多數制下,贏者全拿的效應造成的。所以依照目前《民法》規定,只有在裁判離婚時,且符合上述的要件2.,才能向他方請求贍養費。
請求方需無過失,且生活陷入困難。從上面實務見解的內容,我們可以得知,即便是在協議離婚的情形,兩造還是可以針對贍養費給付進行約定,且可不受《民法》第1057條要件的限制。因此不需要探究請求方有無謀生能力、是否因離婚而不能維持生活而陷於生活困難(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07年度家婚聲字第11號民事裁定參照)我可以很驕傲地說,倫敦塔的渡鴉參與了許多科學研究。
斯卡夫在渡鴉身旁,必須隨時保持冷靜。他寫道:「研究鳥類認知的專家設計了各項測試與實驗,來評估鳥類的認知能力與行為。
最後,查理二世宣佈,至少要有六隻渡鴉永遠住在倫敦塔,否則英國將會亡國。』」 瑪琳娜就像著名的巨蟒劇團(Monty Python)喜劇小品「死鸚鵡」中那隻挪威藍鸚鵡一樣,「還沒死,只是在休息」。但真正特別的是與渡鴉共處,斯卡夫寫道:「過去我以為軍旅生涯從離開部隊時就結束了,現在才知道那不過是實習罷了。牠們在野外時也會這麼做。
幾個星期前有兩位女士看到瑪琳娜躺在那裡,傷心得哭了。時間點也不是不祥的公元1215、1455、1605或1837年,而是現代。」 Photo Credit:科學人雜誌 渡鴉住在倫敦塔的真正原因,可能是為了取悅遊客。專家都同意,原先認定只有靈長類才能完成的任務,渡鴉也能做到。
撰文:米爾斯基(Steve Mirsky) 翻譯:周坤毅 渡鴉大師(Ravenmaster)斯卡夫(Christopher Skaife)天才剛亮就醒了。他離開住處來到倫敦市區的廣場,幫一起生活的7隻渡鴉準備食物和飲水,接著他把其中6隻放到戶外,因為喜歡露宿的瑪琳娜已經在外面了。
地點在曼哈頓下城,標榜著「智慧夜生活」的卡維特(Caveat)地下酒吧。但為什麼渡鴉會住在倫敦塔呢? 斯卡夫在書中表示,一般的說法始自天文學家弗蘭斯迪(John Flamsteed)向英王查理二世抱怨野生渡鴉妨礙他在倫敦塔的天文觀測。
」這也是本初子午線(經度0度)通過的地點。大部份遊客只看過這些鳥一次,但和渡鴉朝夕相處的斯卡夫依然對牠們印象深刻。但斯卡夫繼續寫道:「這只是個迷信和傳說罷了。」 與渡鴉一起生活確實需要紀律和勇氣。畢竟肩負國家興亡的重責大任,即使只是迷信,想必也十分累人。這種巨鳥比烏鴉大三倍,擁有巨大的喙與可怕的利爪。
這幾隻渡鴉既沒有3隻眼睛也不負責送信,因為這裡不是《冰與火之歌》的臨冬城(Winterfell),而是英國的倫敦塔(Tower of London)。「愛搗蛋的渡鴉逼得弗蘭斯迪不得不搬到格林威治,可說在天文與航海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。
每個經過的人都說:『這隻渡鴉死了。原本查理二世同意趕走這些鳥,直到有人指出牠們一直都住在倫敦塔,而且是重要的象徵。
例如2018年10月斯卡夫造訪美國紐約,為了新書《渡鴉大師:我和倫敦塔渡鴉的生活》,在一群愛鳥的聽眾前接受我的專訪。斯卡夫在軍隊裡待了超過20年,才加入全銜為「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、倫敦塔御用侍衛暨君主護衛隊特派侍衛」一員。
牠這麼做只是因為無聊或是在做日光浴。牠攤開翅膀、伸直雙腳,盡可能保持不動將近10分鐘。斯卡夫告訴我:「我看過瑪琳娜躺在地上裝死,嚇唬造訪倫敦塔的遊客大部份遊客只看過這些鳥一次,但和渡鴉朝夕相處的斯卡夫依然對牠們印象深刻。
每個經過的人都說:『這隻渡鴉死了。斯卡夫告訴我:「我看過瑪琳娜躺在地上裝死,嚇唬造訪倫敦塔的遊客。
牠攤開翅膀、伸直雙腳,盡可能保持不動將近10分鐘。撰文:米爾斯基(Steve Mirsky) 翻譯:周坤毅 渡鴉大師(Ravenmaster)斯卡夫(Christopher Skaife)天才剛亮就醒了。
他寫道:「研究鳥類認知的專家設計了各項測試與實驗,來評估鳥類的認知能力與行為。我可以很驕傲地說,倫敦塔的渡鴉參與了許多科學研究。
牠們在野外時也會這麼做。這幾隻渡鴉既沒有3隻眼睛也不負責送信,因為這裡不是《冰與火之歌》的臨冬城(Winterfell),而是英國的倫敦塔(Tower of London)。原本查理二世同意趕走這些鳥,直到有人指出牠們一直都住在倫敦塔,而且是重要的象徵。畢竟肩負國家興亡的重責大任,即使只是迷信,想必也十分累人。
但為什麼渡鴉會住在倫敦塔呢? 斯卡夫在書中表示,一般的說法始自天文學家弗蘭斯迪(John Flamsteed)向英王查理二世抱怨野生渡鴉妨礙他在倫敦塔的天文觀測。但真正特別的是與渡鴉共處,斯卡夫寫道:「過去我以為軍旅生涯從離開部隊時就結束了,現在才知道那不過是實習罷了。
地點在曼哈頓下城,標榜著「智慧夜生活」的卡維特(Caveat)地下酒吧。他離開住處來到倫敦市區的廣場,幫一起生活的7隻渡鴉準備食物和飲水,接著他把其中6隻放到戶外,因為喜歡露宿的瑪琳娜已經在外面了。
斯卡夫在軍隊裡待了超過20年,才加入全銜為「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、倫敦塔御用侍衛暨君主護衛隊特派侍衛」一員。幾個星期前有兩位女士看到瑪琳娜躺在那裡,傷心得哭了。